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南方降水范围将迅速收缩 华北至长江中下游将暖

来源:华北地震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2-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2月以来,南方多地雨雪天气轮番上阵。22日18时,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蓝色预警,预计至24日20时,川西高原、江南中南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℃

 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2月以来,南方多地雨雪天气轮番上阵。22日18时,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蓝色预警,预计至24日20时,川西高原、江南中南部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℃以上,最低气温0℃线将压至广西北部、湖南南部、江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。

  南方低温雨雪何时休?专家表示,23日起,南方降水范围将迅速收缩,本轮过程将趋于尾声。

来源:中国天气网

  海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7℃以上

  2月,南方雨雪天气频繁,不止厦门下雪,在南宁、贵阳等省会级城市,几乎天天下雨,海口、成都等地累计降水量创下了当地历史同期纪录。

  南方的湿冷有多可怕?有网友感叹:这一个多月,取暖基本靠抖……

  不过,低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。22日18时,中央气象台发布低温蓝色预警:受雨雪和冷空气共同影响,预计至24日20时,川西高原、江南中南部、华南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℃以上。

  其中,广西中南部、广东西部、海南等地偏低7℃以上,最低气温0℃线将压至广西北部、江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,4℃线将压至广西南部到广东中部一带。

  同时,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:预计至23日20时,湖南东部、江西中北部、安徽南部、浙江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,其中,江西西部和东北部、安徽南部、浙江中西部等地的山区有暴雪。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~8厘米,局地可超过10厘米。

全国强降雪落区预报图(2月22日20时-23日20时)

  湿冷天气还要忍多久?专家:24日基本结束

  立春已过半月有余,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过程是否正常?

  “从气温统计数据来看,目前南方还没有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,仍处于冬季。”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,每当活跃的冷空气和强盛的暖湿气流在南方地区碰撞,都会出现类似的雨雪天气过程,这在2月份的南方是比较常见的。“只不过与往年平均状态相比,今年2月份南方地区的雨雪过程更频繁,低温阴冷天气持续时间更长。”

  马学款表示,23日白天,雨雪范围大幅收缩,强度明显减弱,本轮过程趋于尾声。已经持续一个月的南方低温雨雪天气将在24日基本结束。

  23日起,随着南方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减退,阳光逐步上线,低温情况将得到缓解,大部地区将迎来一波明显回暖,气温由偏低转为偏高。

  本周末,最高气温10℃线将向北挺进到华北北部,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大片区域,将迎来今年以来气温新高,暖意回归。省会级城市中,杭州周末前后能回升到16℃以上,累计升幅将超过10℃;广州、福州都将从个位数回升到20℃以上。

全国降水量预报图(2月23日20时-24日20时)

  北京未来3天气温明显回升

  回暖不止是在南方,22日傍晚,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消息:23日白天晴间多云,北转南风二三级,最高气温6℃。未来三天以晴为主,气温明显回升。

  中央气象台22日预测,未来10天(2月22日-3月3日),除青藏高原、云南北部、贵州东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成至1倍以上外,我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3~7成。

  未来10天,影响我国冷空气势力较前期明显减弱,24日起中东部大部气温逐步回升,预计新疆、陕西南部、河北南部、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大部、黄淮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3℃。

(中国新闻网)

文章来源:《华北地震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bdzk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4/1209.html



上一篇:江苏在地震带上吗?地震变多了?地震自救12秒求
下一篇:中国地震局:2035年地震科技创新能力达国际先进

华北地震科学投稿 | 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| 华北地震科学版面费 | 华北地震科学论文发表 | 华北地震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