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刊物宗[08/03]
- ·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征稿要[08/03]
- ·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投稿方[08/03]
- ·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数据库[08/03]
- ·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栏目设[08/03]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清华北大一个诺贝尔奖都没有,为何自诩世界一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建设一流大学,是近年来国内高校界最大的动作之一,取得的成绩也是被充分肯定的。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极力与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过程,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

建设一流大学,是近年来国内高校界最大的动作之一,取得的成绩也是被充分肯定的。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极力与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过程,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,但是“一流大学”的观念让很多人迷失了自我。
无论是教育学词典或是在世界上那些高水平大学的文献中,都找不到“一流大学”这个词。在欧美国家中,那些最优秀的大学,一般都是称谓著名大学、享有声望的大学、研究型大学、顶尖大学等等,而还有个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让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好大学的标准。也就是说“一流大学”是我们自身自己提出来的,如果说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,那自然是不可能的,毕竟也就是个定名的问题,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提高自身的实力与能力。

因而在刘道玉校长的文章出来之后,很多人也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,且引起广泛的讨论,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:
每年我们总是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大学排名版本,不管是国内的,还是世界的,大学们总会为自己在排名上的变化感到欢喜或忧虑。排名或许是别人的标准,但是大学自身太过于看重反而会影响学校自身的建设。

高校本身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最重要的是能够为社会、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可造之才,而不是追逐一些虚名,在追逐排名的环境下,一些高校的重心偏颇,学生的个人素质反倒成为了问题,那这样的人真的会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吗?
这个世界上,诺贝奖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对象,作为世界的盛会,它每年的公布成为许多人关注的对象,当然也成为了评判许多高校实力的标准,像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联盟中的顶级大学,基本上都有过诺贝尔奖的获得者。

而很多人的疑问点在于清华北大每年吸收了国内最好的学生,有着众多的资源投资,但是为何却至今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呢?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大学的姿态,实力从来不是靠吹出来的,我们相信清北等高校有着绝对的实力,但要将这种实力变为能力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刘道玉校长在其文章中提出:“我国提出建设世界‘一流大学'已经20多年了,各大学和各种媒体也连篇累牍地进行了宣传,但收效甚微。与其相反的是,却鼓噪起了浮夸和浮躁以及各大学相互攀比的歪风。于是,各大学拼命地争上硕士点、博士点,教授资格评审也降格以求,以至于教授滥竽充数,博士生注水。”

攀比之风的盛行也让很多高校迷失了自己,不知道自己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,而这样的风气倘若带给了学生,那么这样的学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?
一所好的大学,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风气,而不是被一些浮躁的东西所污染。在接触的一些高校学生中,他们张口闭口所谓的道理,却做着最恶心人的事情,只是将求学当作自己的过程,从未想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什么成果,反倒是浑浑噩噩,只想早点成为赚钱的人,而这样的学生,对于高校来说,并不在少数。
很多人说,大学发展不起来,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,在学术上得不到支持。真的是这样吗?以兰州大学自身来说,虽然立足西部,资金投资相较于其他东部高校,少得可怜,但就是这样的环境下,也有许多骄人的成绩,但是我们也承认它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,但任何时候,“钱”不是评价学术实力的标准。

很多人在问,为何在多年前条件艰苦的情况下,反倒有许多科研成果的出现,而今天生活状况好了,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反倒下降了,投资的钱更多了,那为何产出比却让人堪忧呢?
而国内的一些高校,宁愿花钱去追求名声,却不在培养人才、科研上面做过多的投资,名声虽然有了,但是一看其实力,还就是那样。
因此,我们必须吸取教训,要遵循教育规律,树立严谨、求实的治学态度,高学术水平的大学只能是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。好大学永远不是吹出来的,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与耕耘,让学校真正得到提升,而不是去大肆鼓吹。
文章来源:《华北地震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bdzk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216/1161.html
上一篇:华北经销商:五粮液涨价消息属实
下一篇:地震专家解读:这些网传信息,都是谣言!
华北地震科学投稿 | 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| 华北地震科学版面费 | 华北地震科学论文发表 | 华北地震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华北地震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